先秦《渡易水歌》·佚名原文赏析及考点

散文社2022-07-28 01:31:09682

渡易水歌


作者:佚名

时代: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渡易水歌 译文


译文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渡易水歌 考点


3.荆轲刺秦王 ……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荆轲顾笑武阳③荆轲遂就车而去④荆轲自知事不就
A、两个“顾”字相同,两个“就”字不同
B、两个“顾”字相同,两个“就”字也相同
C、两个“顾”字不同,两个“就”字相同
D、两个“顾”字不同,两个“就”字也不同
(2)下列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例:太子迟之
A、秦兵旦暮渡易水B、箕踞以骂曰
C、群臣怪之D、白衣冠以送之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C、诸郎中执兵D、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渡易水歌 考点参考答案


分析 (1)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
(2)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3)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解答 (1)D ①顾:连词,只是;②顾:动词,回头;③就:动词,登上;④就:动词,成功.
(2)C 例句和C为意动用法,以…为迟;以…为怪;A名词作状语,早晚;B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D名词作动词,穿衣戴帽.
(3)D 古今同义,害怕;A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B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C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4)①遇:对待;深:刻毒;戮没:被杀或没收为奴;译文:秦国对将军可谓是刻毒啊,父母和宗族的人都被杀或没收为奴.
②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宾客;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为他送行.

答案:
(1)D
(2)C
(3)D
(4)①秦国对将军可谓是刻毒啊,父母和宗族的人都被杀或没收为奴.
②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为他送行.

参考译文: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点评 词类活用知识--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鉴:以…为鉴;借鉴)
6.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数词活用为意动
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渡易水歌 鉴赏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渡易水歌 鉴赏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 展开阅读全文 ∨

本文链接:http://www.copcfund.org/gs/8478.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