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谜: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图)

散文社2022-10-02 20:33:23254

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

宋朝,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一个神奇的年代,看上去柔柔若若的宋朝,经济实力却令人咋舌,而且北宋时期出了很多名相,南宋时期有很多名将。那么,北宋既然有这么多“名相”,为什么还是会积贫积弱?这些名相也不都是空有名号,为什么没能让宋朝更强大起来?

解谜: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图)  第1张

北宋王朝一个得意形象,号称“北宋多名相”。

在历代都压力山大,“名相”更十分稀少的宰相岗位上,北宋王朝的的“名相”,常见一抓一大把。相关的光辉事迹,甚至各位“名相”们的诗词佳作,全是流传千年。堪称群星灿烂。

但更尴尬的事实是:拥有强大“名相”团队,恨不得隔几年就冒出个“名相”的北宋王朝,为何非但没有富国强兵,相反越活越抽,最后活活在金国铁蹄下,悲惨断送了半壁江山呢?

其实,只要看看北宋“名相”们下面这些奇葩事,这其中的毛病,真心不难找。

一:“名相”争老婆,引发大丑闻

宋真宗年间,已故北宋宰相薛居正的儿媳柴氏携家产改嫁,谁知喜事还没办,就被争家产的薛家儿孙们告上衙门。正当汴京百姓们精神抖擞,齐齐围观薛宰相家的财产纠纷时,公堂上的柴氏,却又脱口爆出惊人猛料:薛家儿孙们跟我争财产,那是背后有人指使。幕后的黑手,竟是当朝宰相向敏中。

解谜: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图)  第2张

向敏中,宋真宗时代赫赫有名的“名相”,如此重量级人物,怎会掺和这种事?

柴氏接下来的爆料,更把围观群众雷晕:原来多年以来,大宋宰相向敏中,一直对柴氏仰慕有加,却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次次卖力追求,都被柴氏婉拒。眼看着心爱的柴氏,就要风风光光改嫁他人,这才因恨生恨,唆使薛家儿孙们大闹一场。

如此轰动汴京的爱情狗血剧,把宋真宗也给惊坏,立刻气呼呼质问向敏中。但向敏中牙关紧咬,硬说自己对已故妻子一往情深,从没想过再娶他人。但宋真宗的调查结果,却是啪啪打脸:向敏中不但瞒着宋真宗,早和另一位女子订了婚。而且还与正跟柴氏狠打官司的薛家,有“违法收当宅地”的勾当。

“欺君”加“违法”全败露的向敏中,这下闹得灰头土脸,捂着脸罢了官。

一桩八卦纠纷,竟叫大宋的“名相”,如此禁不住查。北宋的吏治状况,自然可想而知。

解谜: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图)  第3张

二:退休老臣吃穷国家

北宋开国时,每年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万钱,却尚能灭北汉拼辽国。宋仁宗年间时,北宋每年收入早已破亿钱,边防也多年承平,财政却越过越穷,国库年年空空如也。

关键一条原因,就是养官太多——北宋开国时,全国官员不过万,北宋中期时,举国官员近三万。全要国家养。

其实都说北宋官员俸禄高,但基层的官员,日子还是比较清苦。俸禄高得没边的,却永远都是一群不干活的人:退休的重臣们,尤其是“名相”们。

以北宋的“恩荫”制度,宰相级别的高官退休,不但个人依然享受优厚的宰相级别俸禄,其亲戚子弟甚至学生,都可以跟着升官发财。宋真宗年间宰相王旦去世,跟着连带升官的门生亲眷,竟有近二十人。

从此以后,这“退一个养一群”的坑爹工资制度,就成了北宋的传统。发展到宋神宗年间时,单是汴京城里,啥事不干却享受朝廷厚养的高官,就已有数百人之多。“富宋”的财政收入,基本用来填这坑。

解谜: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图)  第4张

填到北宋亡国前夜的宋徽宗年间,这“坑”更是越发填不满。照着北宋淮南转运使张根的叫苦说:淮南每年上交朝廷的三亿文财政,居然连养活洛阳城的那些退休老臣都不够。背着这么多“名臣”负担的北宋,半壁山河沦陷,自然毫无悬念。

换句话说,北宋就是被那么多白吃国家财政的人,活活吃到死的。

三:靠“气节”来博出位

宋朝“名臣”们的一大美德,就是气节刚正,各种直言进谏的慷慨场面,千年来一直被当做美谈。

但宋代同样也少不了另一类“戏精”,比如宋仁宗年间的名相夏竦。

这位夏竦大人,早在宋真宗年间,就以气节出名。当时宋真宗沉迷修道,夏竦愤然站出来大骂,连迎合宋真宗的宰相丁谓,都被他骂的狗血淋头,俨然一副正人君子派头。

解谜:北宋名相一大堆,为何看起来还是这么弱?(图)  第5张

可当宋真宗连连表扬夏竦的骨气,并把夏竦提拔成“玉清昭应宫判官”后。一身正气的夏竦,这下骤然变脸,玩命为宋真宗的“修道大业”奔忙。还喜滋滋的当着群臣的面,给宋真宗瞎掰“神仙下凡”的盛况。前后反差如此鲜明,直叫大家辣眼睛。

当然夏竦能称为“名臣”,也不止是这博出位的本事,从宋真宗到宋仁宗的宦海生涯里,他的建树也一直不少。但对夏竦赏识有加的宋仁宗,却把防御西夏的重任也交给了他。军事才能为零且喜好瞎指挥的夏竦,这下被西夏花样吊打,活活上演了好水川惨败。再有气节,打仗这技术活也是不灵。

但别看夏竦打仗不灵,后来宋仁宗推行“庆历新政”,重用范仲淹等名臣,眼睛喷火的夏竦,愤然编出了“范仲淹要拥立新帝”的谣言,并迅速流传京城。害得正为大宋呕心沥血的范仲淹,黯然贬官而去。如此“谋略”要用在战场上,也不会被西夏打这么惨。

北宋一百年来,除了少数实干家外,绝大多数的北宋“名相”们,心思都用在了与夏竦类似方向。如此大宋,怎能不衰?

本文链接:http://www.copcfund.org/ls/28481.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