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古代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图)

散文社2022-10-02 10:45:44299

古代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

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当时的唐朝经济非常的发达,当时的唐朝人们生活非常的幸福,人们长得都非常的肥美,不过,唐朝就是以肥为美,以肥为贵作为审美标玄武门之变,说到玄武门之变那就不得不说当时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了,其实,小编还是觉得非常的精彩的,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科普:古代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图)  第1张

众所周知,《旧唐书》记“玄武门之变”,甚多隐讳。但到底隐讳了哪些事实,却不明究竟。对此千年疑案,史学界泰斗陈寅恪先生首破坚冰,对李世民收买北门将领以制胜予以发明。继有台湾师大李树桐先生对世民挟持高祖以握胜券进行揭露,还有日本布目潮氵风先生提出了伏兵二十人之说。本文将在三位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对“玄武门之变”当日伏兵地点和人数予以考辨。

一、伏兵不在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伏兵地点,旧史记载,众口一辞,学界亦从无怀疑、争议,但事实到底如何,以下试据事变当日情况辨析之。

(一)六月四日,建成得张妃驰告,召元吉商量后,决定入宫参问。于是兄弟二人同行,自玄武门入宫,“至临湖殿觉变”。临湖殿具体位置史书缺载,只知在玄武门内太极宫中。但若细察史料,亦并非不可考。首先,从殿名看,临湖殿应是太极宫中临湖之殿,所以失载,或因事后被毁,或因改名失记。第二,建成、元吉入宫,是为了打问消息,径投高祖而去,得张妃报信,必然已知高祖所在,当日高祖泛舟湖上,二人前往临湖殿,那么此殿必然临近高祖泛舟之湖;从建成、元吉觉变后“跋马欲东归宫府”和建成死后元吉“步欲趣武德殿”看,此临湖之殿及高祖泛舟之湖均在武德殿之西,亦即高祖泛舟之湖乃玄武门内西边三海池之一而非东边之海池,若为东边海池,应为“南归武德殿”或“北归东宫”;第三,唐之两京宫城,布局大体一致,规格大致相仿,宫殿、城门名称多有相同或相似者。考东都宫城海池之西南有临波阁,推测其位置与名称皆与西京临湖殿相呼应。所以,据此亦可以推断临湖殿之位置是在玄武门内之西。既然建成、元吉自玄武门入宫,在门口并未发现异常,而是到高祖泛舟附近的临湖殿才察觉有变,那么,如果伏兵果在玄武门,为何不在二人至门时径直“拿下”,而要等他们走到临近高祖之所在、在高祖眼皮下群起追杀二人?临湖殿地近高祖所在,诸门诸殿及高祖身边卫士岂能坐视太子、齐王被追杀而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追杀喊叫,高祖岂能不知,怎不制止?建成、元吉觉变,掉头便逃,跋马东归。什么变化,竟然使太子、齐王如此惊恐,甚至世民“从呼”,二人话都不答,只顾逃命,而且元吉还不问青红皂白,张弓即射世民?元吉“素骁勇”,事变日被世民和尉迟敬德一干人群起追杀,被射落马后,尚步走欲归武德殿,且与世民相搏,夺弓欲扼世民,说明此人确实勇猛难当。以他之骁勇,以齐王之地位,宫禁之安全,被二兄一呼,竟然吓得连弓都拉不开,以至“再三不彀”。若非世民杀气十分明显,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元吉何敢如此鲁莽、亦何至如此惊慌?世民既为“从呼”,说明与建成、元吉距离很近,可以一声喊得答应,可证世民当时不在玄武门而在临湖殿伏兵等待建成、元吉。世民久经沙场战阵,身手矫健,反应敏捷,曾多次突入敌营,破围而出。当日是有备而来,以逸待劳,非如元吉猝遇敌惊慌。世民马逸后,被纟圭树枝不起,几被元吉以弓弦勒死。如此不灵便,定因著甲之故;元吉夺弓扼之却不拔剑相斫,亦证世民当日身著铠甲,全副戎装,尉迟敬德也是“擐甲持矛”。如此装束入宫,非反何为?如此装束出现在高祖泛舟湖边临湖殿,建成、元吉怎得不惊慌?

(二)世民追杀二人之际,尉迟敬德率七十余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后,元吉步走欲归武德殿,会世民被纟圭,乃夺弓欲扼之,幸敬德赶至,跃马叱之。尉迟敬德紧踵世民之后,来得如此迅速及时,怎可能是临时赶赴?戴上手表都不可能如此准时凑巧。世民追杀建成、元吉已有一段行程,尉迟敬德若从宫外赶至,必循北门、临湖殿路线,然后方至世民追杀、格斗之地,其时间耽误,不会如此及时赶到,更何况敬德等人根本不知建成兄弟到底何时入宫。再者,敬德所率乃七十余骑而非区区数人,胆敢追杀齐王,亦绝非宫中卫士。若是宫中卫士,敬德岂得率领?卫士岂能在高祖眼皮下擅从并追杀太子、齐王?世民要收买如此众多府兵卫士从事此等事关全家性命的谋反大案,亦绝无可能。又,元吉素骁勇,当日袭杀二人,世民定然不敢大意,尉迟敬德曾与元吉比武,三夺其矛肖,在心理上对元吉有很大威慑力。当天如此关键时刻,世民定会使敬德随侍身边以对付元吉,自已得以专意收拾建成。所以,尉迟敬德之及时赶至,乃是世民从呼建成、元吉时,敬德闻声率领部份伏兵紧随世民而来。由此可知,尉次敬德等七十余骑乃是世民所率临湖殿之伏兵。

(三)建成、元吉被杀后,宫府二千余骑精兵结阵来攻,张公谨有勇力,“独闭关”以拒之。若伏兵在北门,为何公谨独闭关?关门沉重,情况紧急,为何无人帮助?当时建成、元吉已被杀死,其余伏兵在何处作何公干?翊卫将军冯立等人如何得知建成死讯?《旧唐书?忠义上?冯立传》曰:“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显然冯立是因建成随从于追杀之际趁乱逃回东宫报信而结阵来攻,若伏兵在北门,伏兵怎不追杀?建成随从怎得逃归?建成左右得以逃逸、公谨独闭关,均证伏兵不在北门。

科普:古代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图)  第2张

(四)整个太极宫城,东西仅4里,南北才2里270步,周13里180步,如此狭小地面,有建筑物包括宫殿亭阁至少二三十座,还有回廊、殿门10余,另有3个或4个海池,其海池水域之小,可想而知。临湖殿又在海池边,当时世民等人在临湖殿一带追杀建成、元吉,宫内沸反盈天,高祖怎会不知?即使高祖当时尚在船上不能得知,高祖卫士怎不制止?怎会无人报知高祖?高祖怎不令人查问?怎不派人宣旨?怎会坐视太子、齐王束手就戮?更何况建成死后,宫府二千余骑结阵攻打玄武门,杀声惊天动地,“矢及内殿”,海池紧邻北门,高祖岂能不知?北门激战,敬君弘被杀,“太宗兵不振”,尉迟敬德以建成、元吉首示其部下,宫兵乃退。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逼取高祖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当日按问建成兄弟三人,高祖组织了朝中最高按问班子,所召诸臣皆当朝宰相,所问对象亦非寻常人等,乃当今太子和秦、齐二王。如此重大严肃事件,绝不是“今天咱们坐下来拉拉家常”那么轻松随和,定然有显示皇帝威风、家法国法威严之帝王仪仗和禁卫。“慎重则尊严,尊严则肃恭,夫仪卫,所以尊君而肃臣也”。唐代礼仪法度承袭隋朝旧制有所损益而更加完备健全,唐初府兵又盛,宫廷禁卫十分严密。按唐代前期天子仪卫制度,即使非大朝会,皇帝身边随侍的禁卫应有:三卫五仗不算领兵官共180人,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共48人,尚不算备身和主仗之人,平时身边都有禁卫二三百人,且个个都是“武艺可称者”,并非花架子,更何况当天事情重大,高祖身边禁卫只会比平时更多。此外,宫城内外诸门还有排道人带刀捉仗而立,号立门仗。数百人的帝王禁卫,高祖本人亦有武力,御刀箭就在身侧,以禁卫之森严,以高祖之气魄胆略,岂是尉迟敬德一人就能“直闯”的。敬德能长驱直入,高祖眼见太子、齐王就戮而不能救,都说明追杀建成、元吉之前,高祖身边及附近诸门之禁卫已被制伏,世民伏兵是在临湖殿。尉迟敬德长驱直入,逼取高祖手敕,旧史状当时情景,十分传神,意味深长,透露出不少信息

:上大惊,问“今日乱者谁邪”,说明高祖此前已知乱,只不信为世民所作,或疑为其部下所为。既已知乱,朝中最高官员当时亦在身边,敬德来前,宫兵攻打北门大段时间空档内,为何不派人查问?不宣旨制止?为何坐等敬德前来胁迫?“卿来此何为”及“上大惊”,透露出高祖对敬德装束和此举的震惊,推测此前世民等人已请求高祖降敕改立皇储而遭拒绝,敬德此来,高祖及诸臣均已明白世民之决心,敬德此来意在图高祖,且在场诸人均将不免于祸。故诸臣乃力劝高祖妥协,“委之国事,无复事矣”,潜台词就是,否则,将会有事,而且有大事,甚至高祖亦将有性命之虞。高祖见诸臣之中,宇文士及为世民一党,萧王禹、陈叔达明显倾向秦王,封伦乃墙上草,此时绝难依靠,乃问计于裴寂,欲治世民之罪(“当如之何?”),素所依赖之裴寂却默然不语,更兼敬德来势凶猛,诸臣畏死,力劝妥协,自已明显孤立,高祖乃知事态严重,若再顽抗,必不能免,于是只好乖乖就范。

(五)伏兵禁阙袭杀建成、元吉,武德七年已有初步设想,为何世民一拖再拖,犹豫再三?以他在朝野之势力,“取二人如拾地芥”;以他之英武果断、敢做敢为,何曾如此狃怩作态?部下多次催促、反复商讨都不敢决断,甚至还一反常态,求助于问卜占卦,内心之惶恐、疑虑,可见一斑。难道仅仅是顾忌建成之名份而不担心高祖之态度?高祖英雄一世,经过几多政治风浪,袭杀建成、元吉,以武力相胁,若坚不就范、弄成僵局如何收拾?难道弑父不成?今后如何面对天下臣民?“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方可名正言顺,方能向父皇交待,故一再犹豫,就连800勇士入宫后仍心怀忐忑,举棋不定。六月高祖以“天象预言”示之,乃激变,世民乃先发。事变前夕世民令尉迟敬德持自己佩刀胁迫房玄龄、杜如晦入宫,推知亦因事情重大,关碍高祖,绝非仅为建成、元吉二人,定然还有比袭杀兄弟更棘手的问题需要两位高参密谋策划,那就是商议挟持高祖,逼其改立;若不就范,便做极端之举,以及事后掩饰真相、宣示天下之政治阴谋。否则,仅仅伏兵宫内之军事行动,尚在身边之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足可为谋,世民本人亦有太原起事伏兵经验,无需房、杜冒险入宫。

以上分析说明,当日袭杀建成、元吉之前,世民已制伏高祖近卫,伏兵于临湖殿,等待兄弟自投罗网;杀死建成、元吉后,高祖弃舟登岸(敬德“直至上所”,高祖定已不在船上),被困临湖殿,因为坚不就范,世民得不到手敕,尉迟敬德只好以建成、元吉首级示其部下退兵;迫不得已,世民乃作最后打算,派凶猛鲁莽、杀人不眨眼的尉迟敬德前往胁迫高祖,高祖见敬德来势凶猛,大惊失色,加之在场大臣畏死,力劝妥协,素所依赖之裴寂亦默然不语,高祖无奈,只好束手就范,用委以兵权、诸军皆听秦王号令的方式承认政变合法。世民得高祖手敕,避免了对高祖加以兵刃之最坏结局,大喜过望,乃投入高祖怀中吮乳恸哭。以上推测,又从当时预事人之碑志中可得证明。其一,《唐文续拾》卷二李俨撰《大唐故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赠荆州都督上柱国怀宁县开国襄公杜公(君绰)碑》云:□剑而归□诚阝奥主。义宁之始,□□都投义,……摧宋金刚于夏县,……既竭忠勤,弥荷恩顾,寻奉(缺26字)交御辇,矢及宸闱。

碑文虽缺损严重,但主要事迹尚存,据唐人碑文用语,以上残碑可补如下:[仗]剑而归[,]输诚阝奥主。义宁之始,[赴][东]都投义,……摧宋金刚于夏县,……既竭忠勤,弥荷恩顾,寻奉……[兵]交御辇,矢及宸闱。杜君绰,两《唐书》无传,但在《长孙无忌传》中存名,知其为伏兵之人。从碑文看,墓主曾随世民击败宋金刚,因其“忠勤”,得世民赏识,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兵交御辇,矢及宸闱”二句至关重要,透露了当日在高祖身边发生激烈战斗的情形,可证兵加高祖近卫的推测是不错的,亦知《旧唐书?隐太子传》“矢及内殿”一语之不虚,以及此语之出处。证明之二,当日亦曾参与伏兵的郑仁泰之碑文亦云:储闱阶乱,礻商极戾园。季邸挺妖,蠹殷傲象。兵缠丹掖,殷珍紫宸。公奉睿略于小堂,肃严诛于大义。二凶式殄,谅有力焉。亦证明了当日高祖身边的武装冲突。此外,尚有旁证。武德九年十月,萧王禹与陈叔达“于上前忿争”,二人同时罢相。什么忿争,处罚竟至如此严厉?联系二人曾力劝高祖妥协事,不难推知,乃因二人争功,漏泄事变日高祖身边冲突之故。还有尉迟敬德。《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载,贞观八年,敬德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并拳殴劝解者任城王李道宗几至眇,事后太宗以诛功臣相威胁,敬德晚年乃闭门谢客,“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凡16年。难道仅仅是因为尉迟敬德脾气暴躁、恃功霸道之故?席间争执,一定漏泄了李世民最忌讳的事情,故太宗恼怒,而敬德晚年闭门谢客。

科普:古代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图)  第3张

二、伏兵不止九人

(一)关于伏兵人数的诸种记载1.第一种,未明言人数。《旧唐书?高祖本纪》载:“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同谋害已,率兵诛之。”《新唐书?太宗本纪》和前引《资治通鉴》略同。2.第二种,只说九人,但未点名。《旧唐书?隐太子传》:“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新唐书?隐太子传》略同。3.第三种,说九人且点名。《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同。此种说法有一个漏洞,加上长孙无忌自己,实为十人。4.第四种,录功九人。《旧唐书?刘师立传》:“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同书《庞卿恽传》:“从太宗讨隐太子有功”。比之《长孙无忌传》,多出了庞卿恽。5.第五种,12人。《旧唐书?太宗本纪》:“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其中宇文士及当日在高祖身边,屈突通已奉命镇守洛阳。以上所列五种记载,总计共见20人名。诸种说法,互相抵牾,令人莫衷一是。但因史无对证,学人对此从未能提出异说,致使此一骗局延续千年,九人之说遂成定论。近年来虽有日本布目潮氵风先生提出20人说,但此数似亦仍未走出史臣所设置之迷宫,笔者亦曾耗费不少时间排比诸20人史料,考证究竟哪九人伏兵于宫而不得要领。但若换一角度,此伏兵九人之神话则不难拆穿。

(二)伏兵不止九人要知究竟伏兵几人,只需清理当日宫中到底有几处武装冲突,尤其是通过当日事态揭发也被史臣隐瞒的武装冲突,便可推知真实伏兵人数。1.当日宫内究竟有几处武装冲突。

①当日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发觉宫中已有变,据前所分析,是时宫内已发生过第一次交锋:伏兵袭击高祖卫士的战斗。高祖身边禁卫应有数百人,要制伏他们,即使是奇袭,亦非九人之所能为;世民追杀建成、元吉,随之而至者仅尉迟敬德所率即七十余骑,何况同时殿内还应有挟持高祖及其按问大臣等人之伏兵。

②当日建成、元吉从北门大路而来,建成是太子,太子出行,必有仪卫,身边随从绝不止九人,更兼元吉骁勇,世民要袭杀二人,即使不知二人同行都不敢只以九人“自卫”,况世民是孤注一掷,志在必得,怎敢只伏兵九人?如此草率大意,亦非“房谋杜断”之水平。追杀二人途中,世民马逸,几致失事。世民酷爱好马,人所共知,当日有备而去,意在拼死决战,绝不会骑坐未经战阵易于受惊之劣马。马逸定因建成、元吉随从拒敌,世民坐骑受伤之故,此证明建成、元吉确有随从并有激烈的反抗交锋。建成随从逃回报信,必遭伏兵追杀,“张公谨有勇力,独闭关”以拒宫兵,公谨极可能就是追杀建成随从而至北门者,听宫兵二千余骑杀声动地而来,情急中乃闭关以拒敌。此一路追杀逃兵之伏兵人数虽不多,但亦是第二个需要分散兵力之处。

③从宫府兵联合攻打北门来看,当日齐府主要兵力已出太极宫城与东宫兵合势,但武德殿齐王府内侍卫亲兵不会全部出宫。世民、敬德一干人一路追杀元吉至武德殿附近,必然惊动附近诸门诸殿宿卫官兵和齐府亲兵,所以,杀死太子、齐王后,世民伏兵除了软禁高祖及按问大臣、追杀逃跑的建成随从外,同时还要对付诸门卫士和齐府亲兵。此为第三处武装冲突。世民得高祖手敕,时宫府兵已溃,宇文士及出东上阁门宣旨。《通鉴》注:“阁本《太极宫图》,太极殿有东上阁门、西上阁门。”据此,李树桐先生认为高祖当时已被挟持到太极殿,宇文士及出东上阁门宣敕而不至玄武门,建成“余党尚保宫城不解”,均因宫府兵已绕道攻入宫城之故。今考太极宫中不止一处东上阁门,太极门及朱明门均有,因两门均有廊。由太极门转东上阁门可至太极殿(唐初大朝会之所),由朱明门转东上阁门即入两仪殿(常参之处)。以理推之,高祖弃舟上岸后应被就近挟持至伏兵之所临湖殿而不会经过重门诸殿长途押运至太极殿,且太极殿为大朝会之所,六月四日非朔非望,亦非大朝会。宇文士及出东上阁门宣旨,亦非宫府兵攻入宫城之故,因为:攻北门不下,宫兵扬言反攻太极宫外秦府(大安宫)都不说另走别路,可见当时东宫通内诸门必已不通(建成、元吉亦从北门而来),即使诸门尚通,世民必已有防范;或者绕道东宫侧门,路窄门多必不容大队人马厮杀。所以,绕道攻入宫城之说似难成立。至于建成“余党尚保宫城欲与秦王决战”,“宫城”所指乃东宫而非太极宫。称东宫为宫城,乃唐人习惯,《大唐六典》卷第二十六《太子三师三少詹事府左右春坊内官》云:“宫门郎掌内外宫门管钥之事……,其宫城门使宿卫人应入宫殿者,各于左右厢便门出入”便为一例。宇文士及宣旨后世民又派裴矩晓谕东宫,即因建成部属退保东宫坚不投降之故。宇文士及宣敕,乃因北门宫兵退后“宫府兵尚杂斗”,杂斗者除了东宫,或许还有齐府亲兵,所以从《唐两京城坊考》“西京宫城图”看,宇文士及出东上阁门,或因得高祖手敕后由东上阁门先至齐府晓谕,再至北门和东宫宣示。

④如果世民仅以九人自卫和入宫伏兵,便不需常何“以总北门之寄”,所列伏兵人名,多为天策府属,为京职事官,有门籍可入,无需常何。“素所蓄养勇士八百人今已入宫,擐甲执兵”,证明世民当日所率绝非九人。要言之,六月四日宫内武装冲突计有:袭击高祖御前近卫及软禁高祖和按问大臣;追杀建成、元吉,对付附近诸门诸殿卫士及齐府亲兵;追杀逃归东宫报信之建成随从并控制北门。此三处皆几乎同时进行,皆需同时分散兵力。对付如此多人,岂是伏兵九人之所能为?如此混乱局面,岂是九人之所能控制?所以,可以推断,世民伏兵是一支人员多达数百人的队伍,极可能就是所谓的“八百勇士”。2.旧史记载伏兵人数矛盾之原因。通过以上分析,已不难解开旧史记载伏兵人数矛盾歧异之原因,主要是为了隐瞒逼父重大情节和当日宫中血腥屠杀之惨状及死难人数;其二,史臣数人分记,各据所见所闻和道德良心,太宗观看实录后在明显处做了改动,但难以处处周全,不能天衣无缝,故时时露出马脚,于是就有了录功九人、伏兵九人和预谋主将十二人诸不同记载,正因诸传人数人名歧异,也为揭开事变当日真相提供了线索。

三、为何史称“玄武门之变”“伏兵九人”

从上文已知,六月四日世民伏兵不在玄武门,伏兵亦不止九人。为何据太宗观览后的实录修成的《旧唐书》称“玄武门之变”“伏兵九人”呢?推想有以下目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为了隐瞒胁迫高祖重大情节。世民功大,以其敢作敢为、英果霸气的性格,并不十分顾忌史臣记载杀死兄弟之事(旧史中已得保留可以为证),况此事也绝难隐瞒;所最顾忌者,唯有“孝行”,即挟持高祖一事。伏兵玄武门自卫与伏兵宫中危害君父,性质大有区别。因此太宗观看实录后,示意史臣将伏兵地点改在玄武门,从而得以隐瞒逼父情节和伏兵人数(发生过如此重大事件的临湖殿神秘失踪,恐亦应与此有关)。其次,隐瞒世民利用职权、破坏国法的行为,因伏兵计划得以实现,亦与世民职务有关。最后,制造神话,缩小不良影响。伏兵九人而袭杀太子、齐王,并未动用大量兵力过多杀戮而夺得嫡位,足证太宗皇帝英明神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www.copcfund.org/ls/28144.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