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 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图)

散文社2022-08-06 17:27:01297

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 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可以看的出自古以来人民老百姓就对当官的抱有着非常高的期待。是否清廉,则毫无疑问的是评判一位官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因此历代以来,只要是清官都会收到人们的称赞。包拯包青天美誉深入人心,作为我国历史上清正廉明的官员形象。与民间描述的包公铁面无私、料事如神的形象,正史中的包拯同样是不遑多让,有着“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这样的评语。

那么,正史中的包拯究竟有着怎样的事迹呢?而当这位传奇人物离开人世之时,又为何会出现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抬出这样的场景呢?其中到底有何深意,以至于让胆大妄为的盗墓贼都定下个规矩,对包拯的陵墓秋毫无犯呢?

探索: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 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图)  第1张

1、孝子清官,铁面无私

包拯出生在宋朝的庐州城,是古代“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包拯三十出头就考取了进士,可谓年少有为。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拯考中进士整整十年后,才正式出任官职。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包拯的第一次任命是远离庐州的建昌县县令,包拯的父母年迈多病,盼望包拯能够承欢膝下。于是,孝顺父母的包拯婉拒了任命。要说朝廷也是善解人意,又给包拯安排了离庐州不远的和州,授予包拯和州监税的职位。

没想到的是,包拯的父母仍然不希望包拯离开。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的包拯索性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照顾父母。几年后,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仍然恪尽孝道,妥善安葬父母后,又在父母的陵墓旁结庐守丧。

就这样,出于一片孝心,包拯直到中进士十年后才出任天长县令。虽然已经年近不惑,包拯却丝毫没有懈怠,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因此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包拯办理案件铁面无私而又毫无差错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

后来,包拯升任端州知州,当地盛产砚台,都是进贡朝廷的贡品。历任端州知州都借助自己的职务之便通过聚敛珍贵的端州砚台大发横财,而包拯则守住了底线,没有私拿过一方砚台。《宋史》高度赞扬包拯这种“岁满不持一砚归”的高洁行为。

因为出色的政绩,包拯被调入中央朝廷任职,先后出任监察御史、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士等职位。在担任御史期间,包拯无所畏惧地弹劾朝中胡作非为的皇亲国戚,以至于京城中流传这样的谚语:“官吏有玷缺者,有包弹矣,”俨然成为平民百姓的保护神。

与民间故事中的包青天相比,正史中的包拯并没有长期以来饰演断案判刑的角色。只不过,正史中的包拯的的确确是一个爱民如子、铁面无私的清官。无论在什么职位上,包拯心心念念的都是平民百姓。也正因如此,包拯生前死后都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怀念。

探索: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 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图)  第2张

2、死后遗命,多棺出殡

包拯的一生公正廉明,心系黎民百姓,在生前就受到人们的称颂和拥护。而包拯也十分重视自己的私德,从不利用职务之便强取豪夺。对于自己的亲戚后人,包拯也做到了严加管教。

临终之前,包拯十分郑重地留下遗嘱:“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包拯死后,他的后人都谨遵包拯的遗训,不敢胡作非为。一旦有人破例,则会被毫不留情地革除家族的身份。

包拯的临终遗嘱充分体现出他对后世子孙的严格要求,以及一如既往地对清廉的追求和对平民百姓的关爱,而对于自己的丧事安排,包拯的做法也相当出人意表,让人难解其中的奥秘。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包拯出殡之日,开封府的百姓都自发地来为包拯送行,却意外发现当时竟有21口棺材从七个城门抬出,无人得知其中缘由,更无法分辨包拯的遗体到底是从哪个城门出去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曹操死后留下七十二疑冢是为了防止心怀歹意的盗墓贼盗墓的话,包拯出殡虽然经历了类似的情形,用意却是大相径庭。为了不打扰百姓们的正常生活,包拯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离开开封府,与世人告别,是希望自己出殡时百姓们无需紧紧跟随,过好自己的生活。

尽管包拯作出了这样的安排,但还是无法避免百姓们对他的怀念。《宋史》记载,在得知包拯的死讯后,“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开封府的百姓甚至自发地为包拯发起各种追悼活动。

开封府百姓对包拯的怀念令人感叹不已,开封府碑文上刻下了历任开封府知府的姓名,而包拯刻在碑文上的名字竟然因为后人的追思抚摸,名字都被磨掉了。

探索: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 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图)  第3张

3、遗爱后世,盗墓禁区

包拯死后,百姓们对他思念不已,影响到了后世。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开始流行与包拯相关的戏曲和民间故事,包青天的美誉开始广泛流传。元朝时,以包拯为主人公的杂剧大量出现,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包公案》,则出自明清戏曲作家之手。

或许是由于包拯的个人魅力的确远超常人,又或许是对于广大平民百姓来说,铁面无私的清官长期以来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渴求。包拯在民间的名气经久不衰,遗爱后世,逐渐成为“青天大老爷”的代名词。

但凡是心怀正义的人,都会由衷地对包拯这样的人物敬爱有加。而即使是作奸犯科的人,也会在内心深处对包拯保有敬畏之心。作为专门盗取陵墓陪葬品为生的盗墓贼,居然也会自包拯死后立下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

盗墓贼大多是连良知都能抛之脑后的穷凶极恶之人,彼此之间却立下规矩,将包拯的陵墓划为盗墓禁区,相互约定绝对不能对包拯的陵墓下手。要知道,作为宋朝高官,包拯的陵墓对于盗墓贼来说是个“藏宝地”,但出于对包拯的敬畏,盗墓贼居然收起了贪念。

因此,包拯的陵墓一直都保存良好,即使是遭遇兵荒马乱,盗墓贼们也绝对不敢趁乱对包拯的陵墓下手,由此可见包拯对于他们惊人的威慑力。

探索:包拯出殡时为什么21口棺材 为什么盗墓贼不盗包公墓(图)  第4张

4、小结

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包拯作为一个高居庙堂之上的官员,本来可以堂而皇之地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却毅然决然地保持了自己为官的初心,铁面无私地惩治贪官权贵,公正廉明地为百姓争取正义和公平。也正因如此,他获得了百姓们的长久怀念。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包拯在死前做出的种种安排,既严格地约束了自己的亲戚后人在自己死后胡作非为,又巧妙地安排了自己的丧事,尽可能地不打扰到百姓。可以说,包拯的一生都在切实地为平民百姓着想。

话说回来,包拯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高尚品格不仅深刻地影响到后世对清官能吏的评判和追思,还让即使是盗墓贼这样的鼠窃狗偷之辈也为之立下颠扑不破的规矩,包拯的陵墓因此得到了切实的保护。或许九泉之下,包拯也会为自己的人生感到知足与骄傲吧。

本文链接:http://www.copcfund.org/ls/18035.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