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人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高兴?(图)

散文社2022-09-17 19:59:58273

古人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高兴?

很多人认为,在古代科举考试里面,如果能考中状元,那必然是前途无量,毕竟状元是层层筛选出来的第一名,因此必然是学识很厉害的人物。但其实古人对于状元虽然也很看重,但如果考中了探花的话,或许会比中状元更让人感到高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状元明明是第一名,为何却还没有探花更高兴呢?探花究竟是可以做什么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说:古人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高兴?(图)  第1张

1、探花是什么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

“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

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

宋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也记载:“进士及第后,例期集一月,共醵罚钱奏宴局,什物皆请同年分掌,又选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赋诗,世谓之探花郎。”

由此可见“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最初是指及第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进士。所以说,当时所谓“探花郎”,主要含义并不是专指第三名。例如:翁承赞是唐晚期即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崔谔榜进士第四人。(见孙映奎《唐才子传校注》及〔宋〕王迈《癯轩集》)仍然被选为“探花使”,沿袭着从进士中挑选年轻貌美的人为沿街探花郎的传统。他在《擢探花使三首》诗中写道:“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詑衣惹得牡丹香。”流露出了自己当选探花郎的喜悦。

这个词在五代、北宋时期出现极少,因为五代和宋朝时期的都城里都没有“杏园”,自然也就没有探花郎了。探花什么时候被作为进士第三名代称的,这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

说说:古人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高兴?(图)  第2张

2、为什么中探花比中状元更高兴

众所周知,古代的科举考试犹如现在的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如果把两者相作对比,就会发现如今的高考相比古代的科考,不管是难度还是压力都不值一提。就拿范进中举的例子来说,他在那么大的年纪才中了举人,都能兴奋过度到喜极而疯,令人啼笑皆非。可见科举考试中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有难度的。

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主要是皇帝选拔人才。普通老百姓之中都知道金榜题名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成为朝廷官员。因此,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考上状元。科举考场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高龄考生”数不胜数,除了我们开头提到的范进之外,还有唐代诗人孟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的就是46岁的孟郊在考中进士之后的场景。而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父亲曾麒书,在43岁的时候也才考到秀才。因此,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爷孙同科的现象也实在是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古代科考的含金量远比起近现代所有的考试都要高。

秀才有免除个人赋税、徭役、领取微薄工资的权利,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以此类推,状元享受的待遇是最高的,比探花要好的多。然而在古代,人们中了探花却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在古代科考,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中探花的人一定要长得好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颜值得高。

因此,中了探花的人就意味着,不仅博学多识,才高八斗,而且还容貌非凡,这是一种对人的才华与颜值的双重肯定。而中了探花的人是得到了皇帝的“官方认可”的,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皇帝或者是朝中大臣为自家女儿择婿的最佳人选。因此,古人中探花比中状元更高兴。由此更能说明,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颜值都是个很重要的条件啊。

说说:古人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高兴?(图)  第3张

3、探花有什么影响

“探花”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名位在“状元”和“榜眼”之后,但“探花”与“状元”、“榜眼”一起统称为“三鼎甲”。如鼎之三足,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鼎甲是进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探花”同样是天子门生,是一甲及第,是十分难得的荣誉。也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何况“探花”与“状元”、“榜眼”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只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不能笼统认为“探花”就比“状元”、“榜眼”低人二等。例如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榜探花孙曰恭,原拟其为一甲第一,不料成祖发觉“曰恭”二字写在一起读“暴”,心中不悦。又见一人名为邢宽,便道:“孙暴不如邢宽。”遂定邢宽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一甲第三。能说孙曰恭就不如邢宽吗?

又如北宋真宗咸平六年(999年)孙暨榜探花钱易,17岁曾举进士,三篇文章一挥而就,未过午即交卷,主考官厌恶他年轻气盛,他因此落选。第二年,他又应试,在礼部试名列第二,他感觉应当第一,认为有人故意压制,便在《驭六马赋》中含沙射影、意在讥讽。宋真宗不喜欢钱易这种苛求于人的狂妄态度,又将他降为第三。再如宋代的秦埙,因是秦桧之孙,也被高宗从第一降为第三。由此可见,谁为“探花”,是由种种偶然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以辞赋、策论分高下。

时至今日,废除科举制度已有100多年,科举考试早已烟消云散。惟独作为科举终端产品的“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近些年来成了频繁使用的词汇,在体育、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成为第一、第二、第三的代称。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本文链接:http://www.copcfund.org/ls/25996.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