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代皇帝修建陵墓有哪些讲究 为什么要依山建陵(图)

散文社2022-10-19 03:36:34264

古代皇帝修建陵墓有哪些讲究 为什么要依山建陵

古代给皇帝修建陵寝是一个大工程,毕竟是皇帝死后下葬的地方,规格一般也都很庞大。有一种说法,称皇帝的陵墓选址都靠着山,这里面是有何讲究呢?实际上,一般皇帝对陵墓都有两个要求,一是彰显地位;二是防止偷盗。但也有皇帝例外,会选择节葬,其实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下面就和大家讲讲有关古代帝王陵墓的故事,感兴趣的话欢迎来了解看看。

解读:古代皇帝修建陵墓有哪些讲究 为什么要依山建陵(图)  第1张

1、陵寝和陵墓的区别

皇陵是皇帝或皇室成员的陵墓,包括了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

在中国的历史上前后共出现了200多位皇帝,每一位身后都留下一座不折不扣的"皇陵"。只不过这些皇陵,有些能够耸立千年,有些已随时间而逝,有些惨遭盗掘,更有些只存在于传说中。

人们会发现,古代皇帝的陵寝大都会“依山建陵”,这是什么道理?

最早“依山建陵”的是汉文帝刘恒与其妻窦皇后的灞陵。灞陵在汉长陵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28.5公里,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东北隅,即今溺桥区毛西乡杨家圪塔村,人们俗称“凤凰嘴”。灞陵最大的特色就是因山建陵,不起坟,地面上没有封土。当时,人们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以石砌筑,异常坚固。

解读:古代皇帝修建陵墓有哪些讲究 为什么要依山建陵(图)  第2张

2、汉文帝的陵墓

在历史上,汉文帝是一位自律节俭的清明之君。他在位期间,宽政减刑,轻徭薄赋。他不但没有增加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还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奉行节俭,杜绝奢侈,在厚葬成风的秦汉时代,他没有用金银来装饰陵墓,大兴土木来修坟,实在是难能可贵。

后人认为汉文帝“因山为陵”另一大原因是为了保障陵墓的安全。

据说,在修建灞陵的时候,有一次汉文帝带着慎夫人在群臣的前呼后拥之下前去参观。他看到修筑中的灞陵,不无感叹地说:“以山为陵,用石作停,绝对坚固无比呀!”大臣们都附和说:“是啊。”这时,张释之对文帝说:“如果陵中有让人贪婪的宝贝,再坚固的壁垒也阻挡不了盗贼的脚步;如果陵中没有让盗贼想要的东西,即使没有石停也不用担心被盗!”文帝听了张释之这番话,十分赏识,因此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节葬”的信念。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汉文帝“节葬”、“因山为陵”、“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其中无可欲”,从而确保陵墓的安全。

解读:古代皇帝修建陵墓有哪些讲究 为什么要依山建陵(图)  第3张

3、唐太宗的陵墓

不过,秦汉时期的建陵制度依旧是积土为陵,之后帝王基本大多依此制度,而成为后世“依山建陵”标杆的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昭陵在今咸阳城西北40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嵕山上,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年,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对唐太宗叮嘱后事说:“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他还决定把昭陵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自己驾崩后与皇后合葬。

按照这些记载来看,似乎唐太宗“因山建陵”是遵照了皇后的遗言,其实不然,事实上是唐太宗早已选定九嵕山作为自己与皇后日后的陵墓,只不过是皇后先崩,先说出了她与太宗商量的归宿之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埋葬长孙皇后不久,唐太宗曾自道玄机。

他说:“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

由此不仅能看出选择九嵕山为陵正是他本人的想法,而起选择“依山建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凸显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盗墓。

本文链接:http://www.copcfund.org/ls/41824.html 转载需授权!

最新发布

随机文章

猜你还喜欢这些...

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